·
说完了臂饰,
就顺着往下聊聊手饰吧!
手饰,特指装饰于手指部位的饰物。其虽在中国起源很早,在原始社会就出土有很多玉、骨指环,但总体来讲,手饰在中国传统首饰文化中并不被特别热衷。
这一次我们就来看看盛行于清代的“护指”。
《如懿传》剧照
这些年,各种清宫剧里面,护指已经成为了娘娘们的标配。还被很多观众戏称为“撕逼神器”。但它当然不是戴来挠人的。
护指,
又名“指甲套”、“指套”、“金指甲”。
是清代中后期,
旗人贵族女性所常用一种手饰。
清银镀金镂空蝠寿纹指甲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贵族无论旗、民,男、女,多有蓄甲的习惯。一般认为,蓄甲使得指甲修长,彰显着其人脱离生产工作,即不需要进行体力劳作等信息,隐性的夸耀自己养尊处优的上层身份,从而形成以指甲纤细、修长为美的时代审美。
其中,在贵族之中,女性相比男性更加脱离生产生活,故而贵族女性的指甲便可以蓄的更长,也随之出现了护指这种手饰。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指甲套
正如《清稗类钞》所言,护指的主要作用,除了基础的保护蓄长的指甲外,还有“欲其指之纤如春葱也”,即使得手指看上去更加纤细、修长的装饰作用。
戴护指的慈禧
护指,一般由珍贵的金属、宝石或玉石制作而成。目前能够见到的护指材质,金属类有金、银、铜以及银镀金等等,宝石则主要是玳瑁一类的有机宝石,玉石则主要以翠为主。
清代玳瑁前珠宝花卉指甲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形制,一般为锥子型,顶端尖锐,尾部为圆形。有整体缓慢尖锐的,也有中部以上便尖锐、扁平至与指甲同形状的。其外表,可以为仅使用基础材料的“素面”,也可以是在基础材料之上,进行镂空、雕刻乃至于镶嵌珠宝、点翠。
清代金镶珍珠宝石指甲套国家博物馆藏
编辑:一子羊
本文节选自
《中国古代首饰史》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李芽等著
推荐阅读:“跳脱”与“缠臂金”长盛未衰的臂饰:手串少见的大臂饰物古人赋予臂饰的文化意涵夏天了,该戴香囊了草木子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