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桂残,江寒,清欢
正所谓,人间至味是清欢清欢
明明如月
回到一个月前,中秋佳节,桂香沁润了整个江南。我向来是个恋秋的人,一丛丛讨喜的金桂自当是让我乐个满怀,实在不忍心让冷露无声无息地把桂花打湿,便寻些个桂树,将这金*的小串收入囊中。我小心地将采好的桂花,一个个精挑细选,把细碎的桂枝捡出,祈盼些太阳当值的日子,将其晒干,还特地买了精致的小罐儿来给这一群金仙子寻个安居的小宅。中秋之夜,独自登台赏月。良云淡淡,朗月明明,享受这一刻,似乎这个秋天就无憾了。
这原本是个多美的期寄,自以为抓住了时间的尾巴,收藏了整个秋天,似乎故事到这就该有个甜香的结尾了。我到底是天真了,毕竟“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北来的归雁打断了我的思绪。雁来,雁去,阵阵寒意不仅送走了雁群,也让我知道,秋是留不住的,只得默默地将这些桂花收集起来,不做过多的留恋,但凭落叶带走各种杂思。
饱含期许的桂花
胡乱地挨过了一个月,等到了“遍插茱萸”之时,自觉叶落山*也是一番天地。人生处处是清欢,何必留恋这个残秋呢?树不能留住被风吹落的叶子,我一介凡人,不过是感触多了些罢,也是逃不出自然法则的,何苦要将自己陷于泥淖中呢?
都说不品残秋,可我这个人恰巧生在秋日,也许命中就多带三分秋气。人们都觉得“秋风秋雨愁煞人”,我偏偏喜爱秋的厚重,春华秋实,自有股“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情感融入灵*。满怀着这样心态,我自要去向往已久的虎丘山,觅一些山趣,也算感馈秋山对我的知遇之恩。
虎丘斜影
虎丘可以说是三吴岳秀,此次寻幽,倒不单为探访古迹来满足内心的和合。诚然,来了虎丘山,云岩寺塔自是要拜谒的,这古素的砖塔被一千年来的风霜也是摧斜了影子。不少缅葛、南天竺、络石在砖瓦的缝隙间生了根,沿塔生长。有些已经上了春秋,自当是盘虬卧云,如临渊崖,细小的苔藓包裹着植物的根系,透着股“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的气势。不过与之相比我更喜山林层翠,小亭瘦榭点缀其中,此番境界,染不上一丝尘垢。
虎丘山有一处幽胜,人是不多的,自带些静气,那便是鹤涧。小小的山涧,林木葳蕤,果真有灰鹤栖息于清潭中,不过相比之下,我倒是被溪岩中的小植所吸引。细来观察,果真小小幽情,鳞毛蕨、银线蕨、翠云草、白发藓、水苔俨然是一副“山涧云青图”。采一株小小的蕨,用苔藓沾润山露包裹起来,似乎我已经畅游了整座虎丘山,将所有的朗润收入心中,倍感神清气爽,大有逍遥之感。瞻奇遇碧,古剎闻钟,其余的一些景,大致品了品清秋余味。但似乎这一株小蕨带给我的快乐,就像期遇知音一般,小小的生灵,定是这个秋天赠给我的最后一丝生机勃勃的礼物。
大抵在虎丘中享受了半日的欢愉,日影西斜,别过虎丘的山林野趣。回到住处,精挑细选了一个圆润的白釉浅盆,用小颗粒的赤玉土和大颗粒的鹿沼土掺在一起,这样酸碱度和排水性刚刚适合蕨类的生长。搭配一块太湖石,铺上一层青苔,这小小的石草盆景我给她起了个讨喜却又不俗的名字“清欢”。相比木本盆景,草本盆景会更娇嫩些,加之蕨类和苔藓本就喜欢在大树岩石下乘荫,我便将“清欢”放在书架上,平日里的一些散光就足矣让她欣欣向荣,不时喷些水气更能让她清丽脱俗,实在可爱。
云涧
这些日子,无论是读书功课还是伏案工作,每当头昏眼花的时候,似乎书架上的“清欢”便在跟我打招呼,给我满眼的幽趣。这讨人爱的小景似乎通了灵性,蕨的叶片像是翅膀,“清欢”变成了来自山林的小仙子,忽闪两下翅膀,就轻轻落到我掌中。缓缓举起这小家伙,端详着,她便能把我带回清秋的山林鹤涧,“神游其中,怡然自乐。”
然而,毕竟我们是生活在尘世中的芸芸众生,云岩禅寺中静坐的佛祖不着于相,空无寂静,可也终归是要用泥塑才能让这凡像让世人所见。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依旧忙碌,工作之余,能有“清欢”的陪伴也让我在尘俗和空灵中搭起一个小小的桥。桥的一边是各种杂事留下的一地鸡毛,桥的另一边则是无我无相的清欢。在这微妙的平衡中,我也释怀了不少。
鹤涧
一日晚上,处理完最后的文件,打算出去走走,轻轻拍了拍“清欢”,她仿佛也有些困倦,到了夜间,自然缩起了叶片,静候明日的晨曙。好一个可爱的仙子安然入梦,我感到一丝暖意。夜里,走在上方山下的林荫道中,格外静谧,两旁的桂树早已褪下的金*的华裙,只剩下个别残香还挂在枝头,飘零欲坠,触目惊心。我实在不忍去看这苦恨的场景,便匆匆走过。恍惚间,感到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事物,抬头一望,一轮满月在山顶巽塔的塔尖上高悬。我竟吓了一跳,才想起今年的中秋佳节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如今对于十五的月亮已经没有了什么期许,北雁带走了最后的晚桂。冷月寒江,雾气氤氲,耳边回响起《千里明月寄相思》的旋律:
夜色茫茫罩四周,
天边新月如钩,
回忆往事恍如梦,
重寻梦境何处求……
我原本是怕这些离愁孤寂的情景,不过后来逐渐适应了独行,也更喜残秋落叶,枯藤老树。无论是写作填词还是闲来绘画,都多添了些秋暮之气。再次抬头看着寒月,倒是觉得孤高脱俗,反倒欣赏了起来。
大约信步了两个小时,寒意料峭,就去一家咖啡厅点了一杯热拿铁。此前,我一年也不见得能喝一杯咖啡,只觉得苦涩,而这个月似乎迷上了这种小资情调,点一杯焦糖拿铁,佐一块巧克力松饼,这甜苦的交响曲在唇齿间演绎,更是滋味醇厚。秋天似乎也是这样的感觉,各种情思在心头涌动,在时间的沉淀下逐渐变得醇香浓郁。浓烈退去,余下的便是平静清素,而最令我喜悦的便是繁华落幕后的宁静与清欢。
拿铁暖秋
月色濛濛夜未尽,
周遭寂寞宁静,
桌上寒灯光不明……
耳边再次回响起这首歌,倒不觉得悲秋离恨,更多的是对于亲朋故旧知遇之恩的感念,以及四时变化自然兴替的豁达。长夜漫漫,一轮明月,阴晴圆缺总有时,但愿千里共婵娟。回到居所,“清欢”依旧熟睡,我不忍去打扰她,只愿伴着这寒江秋月,我与这小小的精灵能共度清欢。
方山月影
一江清秋一江月,人间至味是清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