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今年62岁,每月的退休金为元,她独自一人居住在老家。
有一天,李兰和老姐锻炼完身体,感觉不想吃饭。她最近总觉得胸口憋闷,感到很不舒服。
老姐说:“老李啊,我发现你最近又瘦了,是不是身体不太好啊?”
李兰点了点头,说:“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变化的原因,总觉得胃里不舒服,吃不下饭。”
老姐说:“哦,医院检查一下,我们这个年纪了,有什么病就要及时治疗,别拖到病情严重了,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自己。”
李兰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老姐,你有没有认识的医生?我打算去看看。”
老言建议:“老李,你儿子现在在北京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顺便也能看看儿子。你那孙子都已经5岁了,听说在上双语幼儿园,很聪明,甚至可以用简单的英语进行对话了。”
李兰一想到小孙子,心中涌起一丝思念。孙子离开后已经两年多没见面了。她听说孙子在学习上也表现不俗,这让她更加想念他。
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她心生欢喜。自从老伴过世后,她一直感到孤独,而这次的提议让她心中生出一丝期待。
回到空荡的家中,她发现即便家里的摆设和家具都没有改变,居然觉得屋子变得更加宽敞了。
晚上,她喝了点稀饭,但胃里仍然感到沉闷,整个人也感到非常疲倦。
时针指向晚上8点,李兰估计儿子应该已经回家了。
她拨通了儿子的“华子,你最近有没有空?”
赵志华有些疑惑:“妈,怎么了?有什么事吗?”
李兰笑着说:“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最近感觉胃不太舒服,胸口也一直有点憋闷,想去北京做个检查,顺便看看皓皓。”
赵志华答应着说:“哦,知道了,妈。我提前帮你挂了号,确定了时间后,我给你订动车票,到时候我去车站接你。”
李兰听了很高兴,心里想着很快就能见到儿子和孙子,还有机会去看看儿子的家。这些期待让她觉得身体好了很多。
李兰和一帮老姐妹在公园里舞剑,舞毕后她擦去脸上的汗,笑得非常开心。老言陪着她结伴回家,关切地问:“和儿子商量好了吗?”
李兰笑着点点头:“老言,走吧,我们去吃点小馄饨。突然觉得自己好饿,好几天都没好好吃饭了。”
老言摇了摇头,对人生的沧桑有些感慨。老李一个人生活了这么久,或许是时候考虑一下去北京生活,毕竟儿子在那边,近距离照应也好。
老言说:“老李啊,你的退休金那么高,再加上老头子走的时候给你留的一笔钱,你怎么不考虑去北京生活呢?你儿子在那,也方便照顾。”
李兰叹了口气:“华子从来没提过,可能他不希望我过去吧。”
两人享受着馄饨的美味时,李兰心里仍然有些羡慕老言的生活。虽然她的退休金并不高,但想象着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每天接送孙子上学,家里热闹温馨的场景,让她感到特别向往。
半个月后,儿子打来“妈,我给你买好了明天早上10点的车票,你一定要带上身份证,慢慢走,我在车站等你。”
李兰兴奋不已,开始收拾双肩包,装上两套干净的衣服和一些必需品。她曾在学校的教务处工作,经常需要参加培训和出差,但自从退休后,好像已经有很久没出门了。
身穿休闲服,背着双肩包,李兰找到了火车上的座位,竟然是靠窗的位置,这让她感到了一丝小小的惊喜。
透过窗外,李兰微笑着,眼前是金秋时节,树叶在窗外展现出绿、黄、红交织的美丽画面,层林尽染,格外明媚。
她取出手机,拍摄了一系列美丽的照片,写下了一篇富有诗意的文字,搭配上照片,随后发布到了社交平台。
已经很多年没在朋友圈发过动态了,所有的心情和故事都沉淀在社交平台上。虽然在这里有很多朋友和铁粉,但她的亲密好姐妹们却对此一无所知,她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
走出车站,看到儿子携着儿媳和孙子前来接她,李兰心情愉悦。一家人一同前往停车场,准备开车回家。
儿媳盈盈热情地说:“妈,我们特地带你去尝尝正宗的烤鸭,味道真的很棒。”
昊昊依偎在她身边,自豪地说:“奶奶,好久不见了。我现在可厉害了,会背诗、会说英语。周末到了,我陪你去故宫玩。”
昊昊已经5岁半,说话的举止已经有了小大人的风范。她曾经带着昊昊到他岁,后来才被儿子接回北京,如今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她真的非常想念他。
她笑着回应:“好啊,我家的昊昊长大了,都会照顾奶奶,真是太棒了。”
来到全聚德的餐厅,古色古香的装修充满了韵味,人流络绎不绝。儿子领着他们走进一个小包厢,准备享受美味的烤鸭。
点了几个菜,还有烤鸭,莹莹笑着说:“妈,明天我和华子一起陪你去看病,然后带你在周边玩几天。现在这个季节,北京很多地方都特别美。”
李兰听到两人都要陪她去看病,担心地问道:“你们两个都陪我去,会不会耽误你们的工作?”
莹莹安慰地说:“没事,我和华子也很久没休假了,这次正好请年假,好好陪你几天。”
随着烤鸭上桌,香气扑鼻。昊昊开心地说:“奶奶,我给你包一个,用这个薄饼卷上烤鸭肉,才香呢。”
李兰笑着答应:“呵呵,好,我家的昊昊真是个小帮手。”
品尝着孙子亲手包好的烤鸭卷,李兰真的感到很开心,她觉得这样的时光真是美好。
用完晚餐后,一家人外出,她原以为是要回家了,毕竟已经坐了6个小时的车,感到有些疲倦。
车停在一家宾馆前,李兰有些疑惑。儿子和儿媳已经下车,她跟着下车后,看到儿子背着她的包,说:“妈,我们去宾馆休息吧。我已经预定了单人间,环境很好,你好好休息一下。明天早上9点,我们来接你。”
李兰略感意外,她原以为这次能住在儿子家,没想到儿子居然让她住宾馆。
莹莹解释说:“妈,家里乱糟糟的,你住在那里肯定不舒服,而且还要和昊昊挤一间,肯定不习惯。这宾馆条件很好,听说早餐也很美味,妈,你一定会喜欢的。”
昊昊说:“妈,我陪着奶奶住吧,她一个人会不会害怕啊。”
莹莹制止他说:“你安静点,一会儿回家还有功课要做。”
一行人搭乘电梯到达16楼,赵志华打开房门说:“妈,你看窗外多美,你今天累了,明天晚上我带你欣赏夜景。”
儿子一家离开后,李兰洗了个澡,坐在窗边的椅子上,凝望着窗外的璀璨灯火。
北京的夜晚如此热闹,灯光辉煌。楼层很高,她望不到楼下行人,不知道每个人背后都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人生总是在无奈中妥协,在妥协中成长。
房间的陈设非常考究,但仍显得宁静,李兰感觉有些冷清,这份陌生感让她无法感受到房间的温馨。
她忍不住拿起手机,开始记录自己的心情,将内心的郁闷倾诉出来,期待今晚能有个宁静的睡眠。
李兰在天还未亮的时候醒来,远处的天边透出一丝微光,逐渐扩大。也许很快,太阳就会冉冉升起,带来耀眼而温暖的阳光。
医院检查,她没有吃早饭,决定到楼下附近走走。不远处有一条小吃街,各种美食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有油炸的、蒸的、煎的,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李兰穿梭在匆忙的人群中,不由得微笑着,心头涌起一阵温馨。她不禁想起那句“真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话。
接到儿子的电话后,医院。在医生的诊室里,她接受了一系列检查。尽管她心里有点担忧,因为人们常说,医院,就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健康的。
志华安慰道:“妈,别担心,看你精神状况挺好的,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医院附近吃了碗炸酱面,下午再次见到医生,各种检查结果已经到手。
医生仔细查看着检查报告,最终说:“看起来没什么大问题,主要是脾胃有些虚弱。不过随着年龄增长,许多机能都会逐渐退化,平时要注意保暖,多摄入易消化的食物。”
李兰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的不安逐渐平息。医生接着说:“人老了,要学会看得开,看得透,保持良好的心情最为重要。”
她顺便瞟了医生一眼,他也已经过了50多岁了吧,脸上透露出一种看破红尘的淡然,或许是见得太多,人们都学会了豁达。
回到宾馆,儿子笑着说:“妈,我和莹莹先回去了,你好好休息一下,晚上我们就不来打扰你了。附近有个小吃街,你可以去逛逛,吃点你想吃的。”
莹莹也笑着补充道:“妈,明天早点起床吃饭,我们会开车带你去游玩,可能会有些累。”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过去了10多天。李兰坐在窗边,窗外景色依然美丽。明天就是她离开北京的日子,今晚是她在这里度过的最后一晚。
儿子和儿媳陪伴她游玩了将近10天,一同攀登了长城,欣赏了枫叶,游览了故宫、颐和园等等……
晚上,一家有名的烤肉店成为了他们的晚餐地点,店里热闹非凡,昊昊兴高采烈地拉着她的手,带着她去品尝美味。
回到宾馆,李兰心中涌上一丝失落,因为明天她将要离开北京。对于这座城市,她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再次踏足。
今晚的心情与最初来时的兴奋不同,反而多了一份说不出的失望。这半个月的时间,她一直寄居在这个房间里。
李兰微微一笑,心里想着儿子肯定是花费不少。这家宾馆住了这么多天,看来儿子是挺大方的。
儿子替她预订了宾馆,陪同就医、共进晚餐、一同游玩,这些举动已经相当孝顺了。她本应该感到高兴和满足,然而此刻却有一种莫名的不知所措。
她对于儿子的家,对于家庭的规模和装修风格一无所知。这种不确定感让李兰的眼眶有些湿润,她并不明白自己为何感到伤感,只是觉得有些想哭。
回到宾馆,她的包里装着许多药物和其他一些东西。
在回家的路上,她去买了一些真空包装的烤鸭,还给老言拿了一袋。两人一起走,老言笑着说:“见到孙子了,心情好了吧?你怎么背着这么远的路还带了一只鸭子回来?我们这边的口味也相当不错。”
李兰笑着解释说:“是我儿媳给我寄的,直接用快递寄来的,还让我分给老街坊们,算是一份特产。”
老言感慨地说:“老李,你的儿媳真是不错,居然还会这么体贴,真是不容易。”
李兰点头表示同意:“是的,她人挺好的。这次去北京,他们带我看病,一起品尝了美食,还一同游玩了一番。”
老言关切地问:“你在儿子家住得怎么样?”
李兰脸色微变,叹了口气,回答说:“老言,这次去北京,我一直都住在宾馆。”
老言惊讶地看着她说:“老李,怎么回事?你去儿子家,竟然没在家里住?就算住宾馆,也应该去家里吃顿饭吧。”
李兰苦笑着说:“老言,你也有同样的想法啊,我还以为我自己太过挑剔了。”
这次他们带我品尝了各种美食,可是他们家,我一个都没去过,他们家具体在哪里,我也毫无所知。
老言责备地说:“老李,怎么回事?你儿子志华怎么变得这么样了?就算不让你住家里,至少也应该让你去看看啊,太过分了。”
李兰听了感到心情很低落,宾馆再好也不是家,她这个年纪,最希望的还是一家人在一起,有人在煮饭,孩子在嬉闹……
她一直告诫自己,说儿子花了不少钱,她应该知足,可是在内心深处,她仍然觉得,来到北京,住在宾馆,让她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
老言生气地说:“老李,志华买房难道是用你的钱吗?他怎么能这么对待你?这两年过年也不过来看看,简直就是把家里的你妈妈给忘了。”
老李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两人默默地回到了家。
李兰回到家,简单地吃了点饭,坐在沙发上陷入了沉思,她觉得自己必须找些事情做,否则整天一个人呆在屋里,会变得很沮丧。
她的目光落在老伴的遗照上,静静地凝视着,照片上的笑容依然那么熟悉。
她心中有些责怪他,为什么突然离开,把她一个人留在这里呢?如果他还在的话,两个人可以一起做饭,一起散步,家里也不至于这么寂静。
老赵比她大了5岁,去世已经7年了。当初,他高兴地说:“老兰啊,等我退休了,就去学个驾照,然后带着你,我们到处去旅游。”
她当时很高兴,幻想着一路的风景,觉得一定会很有意思。
笑着说:“呵呵,儿子也要结婚了,到时候还得帮着带孙子呢。”
老赵答应着说:“他都这么大了,让他自己想办法吧,我们辛苦了一辈子,不管他了,我们自己好好享受一下。”两人商量得很好,然而那天他却去上班后再也没回来。
这老赵真是个让人生气的老头,当初给了她最美好的愿望,却匆匆失约,让她怎么能不对他产生怨恨呢。
老赵去世时,距离退休还有5个月,当时他正在上班,各种工伤赔偿加在一起总共有万。
此外,他还有住房公积金和养老保险等,总计超过万。
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工作了两年,然后考上了研究生。
结婚时已经0岁,儿子对她说:“妈,我现在要买房,你能帮我凑一部分吗?”
老伴去世后,儿子打算在一年后结婚,然后再过一年儿媳就是本命年,最终双方在仔细权衡后决定半年后结婚。
当时她感到非常伤心,但是儿子已经0岁了,实在不能再拖延。
她询问:“华子,那你买房子需要多少钱?”
赵志华回答:“妈,研究所会提供一部分安家费,我手头也有大约80万,你再帮我凑个多万就够了。”
于是,她为儿子转了万。然而后来儿子表示这些钱不够,她又额外给了60万,总共给了儿子00万用于购房。
对于自己的儿子结婚,她认为只要有这个能力,给多少钱都是理所应当的,她从未期待过儿子要回报什么。
然而,这次去北京,尽管儿子对她很好,但心里仍然受到了伤害,让她感觉自己在儿子心中已经变成了个外人。
现在62岁的她对未来的生活感到十分迷茫。
在儿子结婚的时候,她选择没有去北京,因为儿子对她说:“妈,我结婚不大办了,简单请同事吃个饭,到时我带着莹莹去看你。”
儿子和儿媳回来后,又举办了一场宴请亲朋好友的饭局,她送给了儿媳一对金手镯,算是见面礼,儿媳特别高兴。
随后,儿媳怀孕了,她想去照顾,但儿子却说:“妈,你就别管了,你也不熟悉她的生活习惯,有我在就行。”
儿媳选择在月子中心坐月子,满月后,她自己开始照顾孩子。然而,她的打算被打乱了,儿子和儿媳突然抱着孩子回来了,儿媳已经给孩子戒奶,直接交给她一个人照顾。
当时,她感到很吃惊,说:“华子,昊昊这么小,你们就要丢下他,这不好吧。”
莹莹回应说:“妈,我也不想啊,可我已经没奶了,晚上照顾孩子,根本休息不好,我还怎么上班?”
李兰感到很头痛,说:“那我去北京照顾孩子,白天我带着,你们下班也能陪陪他,别看他这么小,还是有感觉的。”
莹莹却说:“算了吧,妈,他才个月,根本什么都不知道,我和志华都很忙,要经常加班,哪里有时间陪他。”
儿子表态说:“妈,我最近真的很忙,家里有个孩子,吵得我没办法休息,而莹莹更没有耐心,这三个月我们经常吵架,再这么下去我们都要离婚了。”
李兰皱着眉头看着他们,都是0多岁的成年人了,居然如此不负责任。现在回想起来,或许是儿媳不愿意让她住在家里。
昊昊被送到她这里,儿子一家没住两天,就匆匆离开了。她独自照顾一个婴儿真的很辛苦。
孩子年纪小,抵抗力弱,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经常生病。她常常整夜未眠,只能抱着孩子在屋里踱来踱去,希望能让孩子安稳入睡。
有一次,孩子半夜又发烧了。她爬起身,医院。昊昊吃了退烧药却毫无效果,她不敢拖延,心急如焚,希望尽快就医。
出了门,才发现天下起了雨,而她没有带伞。李兰决定脱下身上的厚外套,紧紧裹着孩子,一路上一直等不到出租车,她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她感到有些丢脸,年纪这么大了,居然显得如此无助。医院时,头发上的雨水一滴一滴滑落下来,她显得特别狼狈。
昊昊挂上药后,她才松了口气。觉得又累又冷,深夜下雨,没有出租车,她居然还是步行走了那么远的路。
第二天,李兰也发起了烧,医院。她喉咙痛到几乎说不出话。
她给儿子打“华子,我和昊昊都生病了,医院住着,你和莹莹回来一趟吧。”
儿子问:“妈,怎么了?你和昊昊出了什么事?怎么会住院呢?”
李兰回答:“孩子发烧,医院,结果自己也发烧了。”
儿媳这时说:“妈,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我带昊昊的时候,他都没生过病,这才多长时间,就住院了。”
李兰听了有些生气,难道她是故意的吗?她尽心尽力照顾,还被指责?
她嘶哑着声音说:“嗯,是我照顾得不好,你们赶紧来接走吧。”
挂了电话,她觉得很无力,但身边却没有个照顾的人。想了半天,李兰给老言打电话,医院帮忙照顾孩子。
过了两天,儿子他们俩根本没来,电话都没有一个,她觉得这两个当父母的,真是心太大了。孩子这么小,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吗?
她又给儿子打电话,说:“赵志华,昊昊病了,你们都不过来看看的吗?既然这样,你们何必生孩子呢。”
儿子不耐烦地说:“妈,我现在很忙,莹莹也要加班,实在过不来。妈,你先好好照顾孩子和自己,等过段时间,我们来看你。”
李兰生气也没用,在老言的帮助下,她和昊昊住了三天院,才回家。
昊昊一天一个样,身体也慢慢好了起来,他特别爱笑,看见她就扬着小手,咯咯笑个不停。
李兰带着昊昊,虽然过得累,但也很开心。毕竟有个孩子陪着,让她觉得生活多了很多乐趣。
儿子和儿媳很少回来,只有节假日的时候,才会偶尔来看看孩子。
一直到了昊昊岁,儿媳说:“妈,现在孩子要上幼儿园了,我们学校已经找好了,妈,你不用担心。”
李兰舍不得昊昊,说:“莹莹,我跟你们回去接送昊昊吧,他刚去肯定不习惯,而且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很容易生病。”
莹莹:没事,妈,我和志华会好好照顾孩子的,这几年你也辛苦了,和你那些老姐妹们一起跳跳舞,逛逛街,享受生活。
李兰还想说话,儿子说:“妈,就这样吧,我们带昊昊回去了,你在家照顾好自己。”
就这样,她把昊昊带到岁,才被儿子接回了家,上幼儿园。
那之后,儿子他们过年都没有回来,只在中秋时,才回来过一次。
想起这些,李兰越来越心寒,呵呵,其实很早之前,她就该明白了,只是不死心啊。
儿子和儿媳宁可把几个月的孩子托付给她,也不愿意她去家里帮忙,她怎么就不明白呢。
这次她明白了,也死心了,她知道自己是指望不上儿子了,她能帮忙的时候,都进不了他的家门,更别说她老的没用的时候了。
李兰长叹一口气,她真的要为以后打算了。
这个家虽然很安静,可是是自己的家,不是宾馆,至少住着很安心。
过了几天,老言对她说:“老李,我也想搬出来了,但我没房子,能不能和你一起住,你放心,我每月给你租金,就是没那么多。”
李兰奇怪地问:“老言,怎么了?你不是和孩子一家住的好好的?”
老言:唉,我儿媳妇整天埋怨家里太小,孩子没地方住,他们老吵架,我真是受够了。
她接着说:老李,我们俩相处融洽,也能聊得来,我们同住一屋,也算是互相有个伴,我每月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老李明白她的退休金有限,平时还要帮儿子贴补,生活并不宽裕。
她答应道:好,你就搬过来吧,房间都很整洁,我们以后一起做饭,一起锻炼,晚上一起看电视,挺不错的。
老言很高兴地说:行,我们每人出0生活费,如果不够的话,再商量着办。
李兰和老言共同生活后,觉得生活很美好,两人勤劳又喜欢做饭,养花,过得充实而愉快。
最终:
李兰的遭遇令人感到惋惜,为儿子付出了那么多,却没有得到丝毫的感激。这么多年过去了,竟然从未踏足过儿子的家,真是令人唏嘘叹息。
人们常说,母亲总是默默守护着孩子的梦想,却将自己的疲惫深深地藏在心底。
愿每个人都能懂得珍惜自己的母亲,因为她们大半生都在为你而活。
同时,也期望每位母亲都能多为自己着想。俗话说“子孙自有儿孙福”,但更要记得过好自己的日子,创造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