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大讲,是她的师德师风有问题,利令智昏,见钱眼开,“齐人攫金”,警惕性丧尽。
往小讲,是她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存在严重“短板”。
这个问题也就是我常常讲的,年轻老师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短板”。具体说来就是:
年轻老师都是从学校中来,又到学校中去。小时候在中小学念书,大了在大学里念书,等到毕业后,又直接分配到了学校教书。总之,从来没有离开过学校。因此,他们接触到的,只能是同学和老师,经历非常简单,社会经验一片空白。而教师群体中,不管曾经出现过多少个败类,但就整体而言,依然是一支精神境界高尚的队伍,没有尔虞我诈,没有互相倾轧;所以,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真正得到人生“历练”的机会就很少,甚至没有。
年轻老师都是重点科班出身,有的甚至是硕士、博士毕业。他们书本知识有了,甚至很渊博,但社会知识几乎没有、白纸一张。因此,他们走出学校,一旦和“社会人”打交道,往往不是上当,便是受伤,总之是吃亏。面对“坑蒙拐骗偷”,老师们聪明的大脑总是霎时短路,束手无策。
涉事的柏老师因此,老祖宗告诫年轻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所强调的是“阅人无数”。“阅人无数”远比书本知识重要,“阅人无数”才是最最重要的。
当年开国伟人说过的那句话:“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觉得非常有必要,非常有英明远见。
因此,年轻老师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寒暑假里只要能抽出时间,就多去社会上走一走,看一看,甚至像高尔基童年时那样长期生活《在人间》;以此弥补自己社会经验、社会知识的严重不足。
相反,不要老是自命清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只能孤陋寡闻,故步自封。也不要老是两点一线,往返于家和校园。行程简单,其实就是人生苍白。
老师,不管是一个多么特殊的行业,但终归是社会的一部分,总要经常去做这样或那样的“窗外事”;所以,没有社会经验而去社会上行事,你就多半举步维艰,甚至险象环生,因为你看不到那一个又一个无形的、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坑”。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狐狸老了能成精。其实,老年人并不比年轻人高明多少,不过是老年人经历的事情多,具有丰富的人生经验,能够透过笑里看见藏着的刀;能够从甜言蜜语里面看见腹里悬着的剑;能够从包里看见藏着的祸心……
涉事柏老师一句话,如果把柏老师换作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他绝不会上当、中套、被钓。首先,他不会让家长把“礼品”放到别人的水果店里;其次,即使亲自去取,也绝不会在一个月内去取,最起码半年六个月以后去取。凭她能开起豪车的阔绰,既不在乎这点东西,又不急于用这些“礼品”,为什么就不能耗一个阶段、进行长期观察呢?
年轻不是过,但幼稚常常会犯错!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