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边境卡点山居随想
TUhjnbcbe - 2025/1/4 20:03:00
<

身前是国门,身后是家园!

每天,普洱市投入边境疫情防控的联防联控力量2.67万人次,日夜守护在公里边境线上,守护着身后家园的安全。

“请党放心,守边有我!”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在边境战“疫”一线,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勇做直面危险的“逆行者”、攻坚克难的“冲锋者”、保护群众的“守卫者”。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疫”线守边人的守边故事……

在上老高山头新建的分卡点,我看着这巍峨耸立的大山,这依山而建,临近边界的简易小木屋,心中竟生出些许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遐想。

上老高自然村隶属于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芒信镇芒信村,属于山区,海拔米,秋高气爽的季节,这里林海茫茫、万木葱茏,青松挺立。

在上老高的山头,站可登高望远,坐即隐没林海,四野虫鸟合鸣,远离尘世喧嚣。在这里,我仿佛穿越历史,去到19世纪大洋彼岸的瓦尔登湖畔,在同样简易的木屋里,和梭罗聊起了天地,体验着极简模式的生活,接纳着自然的一切。

在上老高的山头,为了强边固防,这样临着边境线而新建起来的分卡点一路可见、随处都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背景下,颇有种“十亿人民十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豪迈气势,这对企图偷越国边境的不法分子来说,无疑是种强大的震慑。

山,在中国人心中是有独特地位的,它是人们的情之所依和精神皈依之地,你看“三山五岳”“武当峨眉”“终南昆仑”,它们有的巍峨壮观、气象万千,有的旖旎秀丽、千姿百态,还有的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中国人的独特美学、精神哲学。山,是文人志士的消遣之地。古代的文人名士,就有一种消遣叫居于山斋。山斋如同古人的度假别墅,只是小巧精致,且富有山林幽致之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说起山斋:“宜明净,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太敞则费目力……雨渍苔生,绿褥可爱。绕砌可种翠云草令遍,茂则青葱欲浮。”细看之下,我们在山间的这小木屋是不是很有点古代山斋的影子呢?

“山静自有日月长,花落花开不知年”,在边境坚守的日子里,静看这大山,功名利禄、尘世繁杂和时间一起静静流淌,变得什么也不再重要,只觉万般皆可放下。

山,是唯美的、巍峨的,也是神圣的、神奇的;而上老高的山,更是如此,这山寄托着很多人的诗和远方,这山是很多人灵魂和心灵的归处。细想我们守边固边、强边固防,守的是山,守的亦是山后很多人的诗和远方吧。

疫情终将过去,边境从此不同。相信到那时木屋会更美、群山会更美、边境也会更美。

作者

周宁文/图

主播简介

花生生:本名曾峥,有声语言艺术爱好者,汲精勤不倦之大医精神,愿以声为笔,绘万册画卷,与君纵情山水,为心灵加温。

编辑

李颜罗元境

监审

胡雪英

推荐阅读

普洱捷报频传7年创下50多项成果谱写绿色传奇●夜听普洱·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风雨守边路浓浓家国情——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的守边日记

●夜听普洱·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一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的独白

●夜听普洱·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当我又回到佤山

好文!必须点赞

原标题:《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边境卡点山居随想》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在边境战疫一线丨边境卡点山居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