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在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古楼村,村支部书记贾永枝带领着附近村民忙得不可开交。“藤蔓顺着古柏爬上了树,干枯以后就成了火灾隐患。这几天接近40度的高温,很容易发生火灾。”随手捡起藤蔓和枯枝装到车上,贾永枝又指挥着其他人把古柏树下清理干净。
连日来,剑阁县面临持续的高温极端天气,在烈日的炙烤下,作为蜀道明珠的剑阁古柏自然保护区承受了极大的挑战。
剑阁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林地面积17.3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2.75%。近年来,该县打桩定位压实古柏保护“四方责任”,坚持专人专岗、专班专业,依托科技手段、用好人才队伍,认真扎实做好古柏“防火”“防病虫害”“防雷击”“防大风”“防地灾”“防人为破坏”六防工作。“全县上下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全力以赴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蜀道古柏。”剑阁县委书记杨祖斌在督导调研森林防灭火工作,研究部署蜀道古柏保护事宜时如此要求。
火灾是古柏最危险的敌人。为减轻翠云廊蜀道古柏火灾风险,白龙镇党委政府筹措资金2万元,组织当地村民开展古柏林下可燃物清理,按照10元一株的标准给予经济补偿,既降低了风险,保护了古柏,群众又有了收入,可谓一举两得。
据悉,为更好保护剑门蜀道棵古柏,剑阁县重点对拦马墙、翠云廊2个古柏聚集群和11个古柏所在乡镇落实了古柏群分片挂包责任,采取增湿降温、清理林下可燃物、防虫治虫等有效措施,确保安全度过防火期。
为进一步优化古柏生长环境,剑阁县在“包保”保护体系和“林长制”管护体系的基础上创新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四级“树长制”保护责任工作体系,全县名“树长”成了幽幽蜀道株古柏的“私人管家”。
守得住山林,打得下降雨。8月16日晚,该县气象局出动车载火箭4架在普安、秀钟、剑门关等地开展流动增雨作业,共发射火箭弹16枚。作业影响区域普降中到大雨,特别是古柏保护区降雨明显,有效降低了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部分乡镇旱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
面对极端天气,该县20个防火检查站和57个临时卡口恢复了24小时专人值守模式,名护林员冒着酷暑,带着防火工具开展常态化巡山护林工作,切实筑牢森林防灭火第一道关口。
据悉,剑阁县全面加强源头管控和末端治理,紧盯五类重点目标,围绕五类风险隐患采取“清单制+责任制+销号制”方式,
在古柏生长密集区域建成避雷塔3座、瞭望塔3座,设置5处语音报警装置、11个防火检查站,配备个人防护类物资件、扑火机具物资2.6万余件、森林消防专用车5辆,设置各类扑火队伍支人,持续开展高温期间输配电设施巡检和林下可燃物清理等,确保具体工作抓到实处,最大限度地消除古柏保护地沿线森林火险隐患。
“新一代林业人肩负新的使命,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以赴做好剑门蜀道古柏保护工作,以实际行动保护剑阁山美、水清、树绿的生态环境,真正让古柏常青常绿、福泽剑山。”剑阁县林业局局长张智勇表示。(王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