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金沙县娃娃鱼养殖实现规模化发展-焦点新闻-中国养殖
近日,贵州海龙公司25万尾大鲵养殖项目落户金沙县平坝乡双星村,为金沙大鲵养殖实现规模化发展夯实了基础。
2010年以来,金沙县农牧局等单位按照贵州省大鲵养殖现场会提出的“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要求,把发展大鲵养殖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在后山、安底等乡镇建立了大鲵养殖基地,养殖大鲵4000余尾,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类保护珍稀两栖动物,富含17种氨基酸、金属硫蛋白和胶原蛋白,具有较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每公斤市场售价可达1200元,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和软*金。创先争优活动中,金沙县农牧局抢抓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机遇,扎实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工作,组织*员干部深入村组,帮助群众理清农牧业发展思路,*组成员出门招商,联系项目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了鑫杨渔业公司大鲵人工繁育基地、金福公司后山乡贡泉村大鲵养殖示范场。
今年7月以来,金沙县农牧局不断加强发展型*组织建设,紧紧围绕打造“五园新村”特色产品,实现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目标,引进了重庆一家大型水产养殖企业“贵州海龙公司”,公司在平坝乡双兴村考察后,达成了项目投资协议,签约资金3.06亿元,新建集生态繁殖区、中华鲟养殖区、生态休闲区、科研楼为一体的大鲵养殖企业,占地面积100亩,养殖大鲵25万尾,计划3年内建成投产,将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平坝、西洛两乡3000多户村民发展大鲵养殖,促进增收致富。目前,该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全县大鲵养殖产业呈现了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