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扶县”榆中官员阐释发展观“改变现状”
中新兰州12月27日电 (刘玉桃)中共兰州市委常委、榆中县委书记周学海向中新表示,榆中县268个行*村,村村都有扶贫对象,贫困程度深,面积广,改变现状的办法,就要使农业不断增收,同时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到工业当中。
榆中毗邻兰州城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工业上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有酒钢集团榆中钢铁公司、金川科技园以及传统的水泥产业。周学海称,榆中县初步计划第一围绕酒泉钢铁公司榆中钢铁公司钢铁产品的加工和流通来招商,第二是围绕金川科技园招商。
基于上述原因,在刚刚结束的榆中县“两会”上,提出了“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周学海表示,2012年,该县将选一块大概一平方公里左右的地方,建立一个工业园区,让企业相对集中发展。“工业小区是发展工业的好办法,也是东部发展的经验。”
“发展工业强县的载体是工业园区,让招商引资过来的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集中在园区发展,由于基础设施做好了,厂房做好了,因此可极大缩短企业入驻时间,也提高招商引资的效率。”周学海说。
金川科技园是生产与镍、钴有关的贵金属的加工产品,现重点生产二次充电电池。周学海说:“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金川科技园,来发展二次充电电池,引进一批生产二次电池这样的企业,使榆中成为生产二次电池相对聚集的地区。以前生产的铅酸蓄电池,从生产到使用再到销毁,是全环节的污染。下一步,就是向镍氢电池和离子电池发展,也符合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在产业富农发展方面,榆中将继续抓住“高原夏菜”品牌,兴建蔬菜产业园发展蔬菜产业。周学海称,由于外地蔬菜进入榆中后分散到各个菜库,没有统一的市场管理,使得蔬菜价格不明晰,信息不对称。下一步,蔬菜产业园建成后,使蔬菜的交易从菜库转移到交易市场,使菜价变得透明。
周学海表示,该蔬菜产业园的建立,可使蔬菜的产业链和供应期延长,从根本上解决“尾菜”问题。
榆中县是国家扶贫县,在今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中,又被划入“六盘山特困扶贫片区”。周学海表示,榆中县因为毗邻兰州,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将带动“六盘山片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