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止是冠军万家基金蜕变的8年 [复制链接]

1#

48.56%!

43.66%!

复盘年,上证指数下跌15.13%,基金业绩平均收益以负数收官。

黄海管理的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和万家新利则分别以48.56%和43.66%的年度回报率包揽年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冠亚军。

黄海是万家基金的副总经理,在投资的竞技场上,他是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年入行至今,有着20多年投资经验,是过去十年公募冠军中夺冠时资历最深的一位。

但是,正如所有的冠军一样,“胜利并不像山坡上的蒲公英一样唾手可得”。在黄海的冠军光环背后,打开万家基金的大门,你会发现,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肥沃的土壤、丰富多样的品种,早已暗香涌动、百花齐放。

权益类产品中长期业绩强势领跑。年4支基金跻身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前十名榜单,旗下主动权益类基金最近七年收益率.21%,全行业排名5/97(截至12月31日,数据来源Wind,整体权益业绩排名来源海通证券,下同)。

利率债基金规模、业绩行业领先,现金管理类产品业绩向好、规模稳增。

多支指数增强型产品超额收益明显,万家中证指数增强近一年收益排名同类第一。

ETF业务颇有特色,推出市场首支国证ETF创新型产品,布局沪深成长ETF。

FOF投资方面,旗下全部4只养老FOF产品均进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目录,助力第三支柱。

截至年年底,万家基金公募基金规模接近亿元,较去年年底增长了32%,成为弱市当中规模逆势增幅排名前列的基金公司。

在市场的严寒当中,万家基金为什么能够逆势绽放?

万家究竟是一家怎么样的基金公司?

01

土壤

在希腊神话中,有个巨人叫安泰俄斯,他是大地女神盖亚的儿子,只要站在大地之上,他能够汲取源源不断的能量,变得力大无穷。

对赢得冠军的黄海而言,万家基金的平台和团队,就是这样一片土壤。

年5月的时候,黄海一度踟蹰。当时市场一路冲上点,身边很多投资圈的朋友成立私募,短短几个月内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而黄海的风格和当时的市场并不匹配。

但黄海很快找到了坚守的力量。

当时,万家基金从公司层面上提出了对长期价值的坚守,相信专业创造价值。这种理念如同航行中的指南针,尽管遭遇了暴风雨天气的颠簸,但公司在前行方向上的确认,让黄海如同巨人安泰俄斯重新站在了土地上。

他摒弃短期的声音,坚持自己的判断与风格,下半年,周期的钟摆回归,不少追高的基金净值急转直下,而黄海管理的专户业绩逆势取得了丰厚的回报。

由于提前减仓创业板,万家权益整体也最大程度保住了牛市的果实。

“朴素的真理有时候会隐藏起来,但最终会发挥作用,投资还是要遵循客观规律。”黄海说。

万家的权益团队就是在这样朴素的理念之下组建起来的。

这支团队平均拥有逾13年的经验,团队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既具备很强的宏观视野,又拥有扎实的底层研究能力,投研人才不断涌现,在不同行业领域各具优势。

比如年年度收益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第八的章恒擅长把握宏观大势,寻找受益时代发展的投资机会。还有李文宾在大制造领域洞若观火、黄兴亮是科技股猎手、药化博士王霄音在医药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高源擅长消费、束金伟是“隐形冠军”挖掘机、新锐基金经理刘洋和欧子辰则分别精通农业和新能源赛道。

在这样的团队协同之下,过去8年,万家基金几乎每年都会有排名领先的基金走进市场的视野。

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这就是万家基金不断夯实的平台土壤。

这种平台的力量并不单单体现在权益团队上面,万家基金的固收、量化和FOF团队也在同样的氛围中积蓄能量。

万家基金的固收团队先后斩获过9座金牛奖,固定收益部总监周潜玮是机构圈内非常有名的利率债投资大佬,在管基金规模超过亿元。在债券的投资中,万家固收团队始终秉持着对市场的敬畏之心,把投资当成一项系统工程,大势研判、风险防范都是保障账户安全运行、获取超额收益的必要工作,在这样投资理念和纪律之下,注重点滴积累,踏实前行,逐步成就了万家固收团队在利率债投资领域的江湖地位。

万家基金量化业务从规模到业绩,在年均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条从一开始就坚持走的纯粹量化之路上,万家的量化业务不断加速。近两年,量化投资的风口不断变化,市场中不少量化策略开始加入更多主观投资的因素,但万家量化团队依然坚守初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不断迭代升级,始终保持着量化的纯粹性。这种坚持也在业绩上得到了体现,如万家中证指数增强A近三年超额收益达45.9%,万家中证指数增强A近三年超额收益达36.01%,年度收益均排在同类前十(数据来源Wind,截至12月30日)。

在整个公司平台优势不断累积之下,万家基金的个人养老金业务不断推进,首批获批发行养老目标基金,旗下全部四支养老FOF首批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旗下FOF类基金强调风险回报平衡,注重业绩稳定性,通过多元资产配置以获取超额收益,通过分散投资以有效控制风险。

坚持做长期正确的事情,慢即是快。近8年的投研深耕,让万家基金的投研土壤日趋肥沃,根植于这片土壤上的四大业务也扎根破土,迸发出勃勃生机。

02

播种

玫瑰不必长成松柏。

行家们都知道,要拥有一片生机焕发的原野,需要倡导多样化;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尊重生长的节奏;还需要有定力,不走拥挤的路,锚定正确的方向。

在万家基金的沃土之上,这三点也一直是他们践行的播种法则。

①倡导多元化,更具成长力

从投资策略、人才选择,到产品线布局,万家基金始终倡导多样化。

经过20年的磨砺,万家基金已形成权益、固收、量化、组合投资四大业务共同发展的格局,产品线不断完善,给投资者提供了多层次的投资工具。

在权益投资上面,一众基金经理不论是研究背景、从业经历,还是投资理念、投资风格都极其多元化。

“多元化的背后其实意味着大家可以相互的学习,取长补短。大家都能把自己最擅长的东西贡献给团队,让整个团队在不同的行业当中都能听到比较权威或者比较强的声音。”万家基金副总经理莫海波说。

固收投资上,产品策略齐全,从货币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中短债基金、摊余成本法定开债基金、利率债基金、利率债+信用债基金、信用债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可转债基金等产品布局完善。

量化投资方面则以“精品店”的概念,为投资者打造了一系列兼具配置价值、交易价值、风格特征鲜明的投资交易工具。

组合投资也进行了全面布局,公司首批获批发行养老目标基金系列产品,现已布局稳健、平衡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助力投资者一键完成多元资产配置。

丰富多样的品类,可以相互支撑,让整片森林更具生命力,而万家基金的多元性,也让各类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者,让不同属性的资金,都能够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品种。

②有耐心,有节奏

这样一支多样化的队伍,要怎样才能向着同一个方向用力生长?

万家基金更信赖时间与周期的力量,给予基金经理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长成最好的样子。

比起短期的排名,公司在考核上更注重长期业绩以及知行合一、风格稳定。

制度是指挥棒,在足够的耐心和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之下,基金经理们纷纷奔着长期的维度发力,坚守自己的投资信仰,等到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他们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在万家基金看来,中长期业绩是公募基金安身立命之本,而业绩来自于投研的根基要牢固。比如更好的培养年轻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完善宏观数据分析库、行业及公司数据库,优化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联动机制,定期深入地投资回顾,相比短期业绩,这些基础性工作更为重要。

在产品布局方面,公司同样着眼于长期,始终坚持站在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将提升投资人的持基体验放在第一位,力求真正实现基金持有人的收益和基金收益画上等号。不过度追求短期规模的同时,踏踏实实为投资者提供多维度的专业服务,全年举办“光耀万家”、“光耀计划”系列活动超过百场,引导投资者逆势布局、长期持有。

就像植物,选好了土壤就向下扎根、吸收营养、不断生长。

“结果不是我们能掌控的,过程很重要,向下扎根、向上结果,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结出的果实就不会太差。”黄海说。

③不走拥挤的路

尊重每一个人的成长节奏,与此同时,在产品布局上,万家基金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他们不喜欢凑市场的热闹,或者用当下比较流行的词来说,就是“不卷”热门赛道。

比如,在量化领域,万家基金的量化团队更倾向提前布局,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差异化的产品。

早在年,万家量化团队就率先推出了万家中证指数增强,当时市场的风口并不在小盘股上面,产品成立初期的几年,并没有吸引到市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